“快把门口的AED拿来,拨打120!”近日,在温州市乐清市虹桥镇新兴北路邬家桥村居家养老中心内,一位老人突然倒地,紧急救援,刻不容缓。
据回忆,当天养老中心内,老人们正在饭后闲谈,“砰!”突然听到一声闷响,一位老人在参与休闲活动时突发心脏骤停,情况危急。养老中心的工作人员见状,立即通知了中心医务室。
接完电话后,医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老人意识丧失,颈动脉没有搏动,有微弱的张口呼吸,面色发绀……”,初步判断老人情况后,医生指导中心管理人员取来安装在养老中心门口的AED开展抢救。
与此同时,医生同步开展心肺复苏术。抢救过程中,经AED提醒进行了两次放电除颤。随着最后一次除颤结束,老人逐渐恢复了自主呼吸,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随后,医生和工作人员合力将老人送往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
生命奇迹!见证“黄金四分钟”救援圈的力量
据欧洲复苏委员会(简称ERC)数据表明:早期复苏并迅速除颤(在1-2分钟内)可以有大于60%的生存率,随着时间的延长,抢救成功率会急剧下降。心脏骤停后,使用AED这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心脏急救设备,可以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并在必要时施以电击,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心律。
由于老年人可能存在更多基础疾病,其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可能会低于年轻人。此次抢救案例无异于是一次生命的奇迹,也是一场智慧养老系统和“黄金四分钟”医疗救援圈完美结合的例证。
(安装在养老院门口的安保医疗AED)
经过医院的全面检查和精心治疗,老人的身体状况已恢复良好。老人家属对抢救人员表示了衷心感谢,并称赞AED设备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教科书式抢救”不是偶然,地方将加强AED投放力度
原来,在今年上半年,乐清市卫健局与安保医疗达成合作,在市内重点公共区域安装了一批AED。这次救人的安保医疗AED是6月份才安装的,短时间内就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此次事件再次凸显出铺设和普及AED的重要性。
(安装在公共区域的安保医疗AED)
乐清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地方一直致力于社会公共场所AED设备的布局和针对群众的急救培训,以提高公众在突发心脏骤停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能力。未来,将继续加大AED设备的投放力度,并加强相关培训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AED、学会使用AED,共同守护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