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温州市中心医院在林苗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完成了一次性使用磁定位星型标测导管指导下高精密度标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此次手术的顺利完成,不仅标志着温州市中心医院房颤治疗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高效、先进和精准的房颤治疗新选择。
房颤是现今发病率极高的心律失常疾病,已成为全球公认的重大健康问题。资料显示,每过25年,全球房颤患者总数将翻一番,其整体发病人数已占全社会人口的2%~4%。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人,房颤发生率更是高达10%以上。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压力,也加剧了家庭和社会的护理和经济负担。高密度标测指导下的导管射频消融术作为目前先进的房颤治疗方法之一,起着重要作用。术者通过标测诊断导管能够快速构建清晰的心腔模型,并记录各类电位信息,以准确寻找消融靶点,保障手术的高效开展。
温州市中心医院林苗主任、陈善浆主任手术中(上图)
温州市中心医院林苗主任、陈善浆主任手术中(上图)
最近接受手术的是一位老年男性阵发性房颤患者,该患者因“喉肿物”于五官科行手术后,心电监护发现“心房颤动”,予以完善床边心电图提示“快室率房颤”,UCG心脏彩超,双房增大,二尖瓣轻度反流,主动脉窦部扩张,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心动过缓,ECG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P波增宽、左心室高电压。心电图提示快室率型心房颤动、左心室高电压。
予以胺碘酮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仍有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为进一步改善症状,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在此次开展的手术中,温州市中心医院的林苗主任、陈善浆主任和施中平主任为患者进行了采用一次性使用磁定位星型标测导管的消融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全程使用精密仪器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使用OCTARAY标测导管,快速精准地进行了左房建模,电压基质标测及环肺静脉高效消融。手术圆满结束,患者心率恢复并维持窦律。
(术前图)
(术后图)
一次性使用磁定位星型标测导管OCTARAY是业内最新的高密度标测导管,该导管具有48个可标测电极,能够迅速采集电位信息,标测速度为之前标测导管的五倍以上;同时能够快速构建模型,建模时间缩短为之前导管的五分之一以内。且电极间距仅2mm,能够记录到超高精度的心电信号。术中通过快速准确构建模型和采集电位信息,可以高效地找到房性心律失常的触发灶。
作为新技术的率先使用者之一,林苗主任在术后表示:“OCTARAY设计精准,为建模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工具,超高密度标测的使用大大提升了手术效率和成功率,OCTARAY导管的电位精度更高,相信这一新工具在治疗房颤房扑等复杂心律失常疾病方面将有更好的帮助!”
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和理念在临床的顺利使用和普及,温州市中心医院将在技术和疾病管理模式上继续寻求创新和突破,不断提升房颤综合诊治和管理水平,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更多的力量。
专家简介
林苗
医学硕士
温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心内科主任医师
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肌病及遗传心血管病学组委员,
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委员,
浙江省电生理女医师联盟委员
温州市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
在心电生理、左心耳封堵及心脏起搏方面研究深入,开展电生理射频手术20余年,擅长各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等)和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治,成功率高,无并发症。
施中平
温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浙江省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派驻永嘉县人民医院专家
永嘉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执行主任
永嘉县人民医院房颤中心医疗主任
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擅长: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心脏起搏器植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心脏血管超声。
陈善浆
温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浙江省心电生理分会青年委员,主持厅局级课题数项,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其中SCI 5篇。